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,邓散木书法作品欣赏(1)

gkctvgttk 2024-08-02 27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邓散木名家书法书法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篆刻印章篆刻初学该怎么选择?
  2. 哪一副更有气韵?(原创回答)
  3. 人说书法多临帖,古人临了谁的帖?硬笔书法临了谁的帖?

篆刻印章篆刻初学该怎么选择

如果真心想学好篆刻,个人分享一些学习总结,仅代表个人意见,不足之处请哂之而过:

背、摹、临、刻

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,邓散木书法作品欣赏(1)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背篆字(说文解字),勾摹印花,临习印花,上手习刻。后总结、仿作、临创………

1、玺印体系(包括三晋玺印、战国玺)——《中国历代篆刻精粹·官玺、私玺》;参考字典《说文古籀三补》、《金文编》;了解书目《古玺通论》

2、汉印体系(白文、朱文),汉官印、私印——《石钟山房印举》、《上海博物馆藏印选》;参考字典《汉印分韵合编》

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,邓散木书法作品欣赏(1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流派印——《中国历代篆刻精粹·4、5、6、7、8、9》都是,而且流派印原印印谱也有很多,各个博物馆也有展览,所以接触机会很多,能近距离去观展或者有能力收藏原印印谱一定受益非浅;参考字典《说文解字》

4、秦印;玉印;将军章;鸟虫印;唐宋官印;元押;近代大写意印,个人认为乃小道,仅了解即可。

前三大类能吃通一类受益终身,已可谓大师也😊

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,邓散木书法作品欣赏(1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另附近日新作几枚,权当为前文扯淡做些总结😂








哪一副更有气韵?(原创回答)

赵贺新的那幅更好。

虽然我很喜欢赵贺新,并且中性笔一直在跟着他的视频学习,但是我不是盲目地推崇他。现在赵贺新红遍大江南北,自然是有道理的。

赵贺新一开始是学习邓散木硬笔字,后来学习唐人小楷《灵飞经》,再后来,用硬笔临田英章。

赵贺新对中性笔的控制可以说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,粗细、长短和弧度,都完全可控。这是建立在大量的练习基础之上的。他自己说,一个竖钩,练了两年才有点模样。

在结字方面,他对于灵飞经的熟悉是基础,在临习田英章,就更有正楷的韵味了。所以我们看赵贺新的硬笔作品时,总能感受到毛笔书法的韵味,赵贺新也因此被称为硬笔版的田英章。

后一幅,不知道是不是题主你自己写的。可以看出有很好的基础,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大量练习的,笔画控制得很好,而且很稳定,整篇看起来很协调美观。同时,能看出来写这幅作品的人有着毛笔小楷基础,从结字上能看出小楷的影子。但是,个人始终感觉小楷、颜真卿适合硬笔临习,欧阳询的可以,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,就是觉得写出来不好看。田英章对于楷书结字的把握是十分了得的,他的毛笔也也适合临帖

人说书法多临帖,古人临了谁的帖?硬笔书法临了谁的帖?

第一,首先要给古人这个概念一个界定。

怎么理解古人这个概念是一个前提。

一般以为清代以后为近现代,清代以前为古人。

这个时间跨度是很大的,清代以前的古人太多了,这里面有1000多年。

答案是肯定的,古人肯定临帖。

比如明朝末期的王铎,他就下了很大功夫,去临二王米芾等先人的法帖。

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概莫能,外都在临帖。

那么通常会问书法的源头,临的谁的贴呢?

这是一代一代的书法家经过历史的沉淀,在漫长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中形成的书风。

上图为笔法传承图,基本比较科学,其中蔡邕之前的神人,大概是指老百姓,聪明的中国人的先辈。

上图为蔡邕之前的一种书风。

朋友们好!我是杨志勇。

学书一定要临帖,古人也是从临帖中汲取营养。比如王羲之也是学习前贤,每日琢磨张芝、钟繇、梁鸿、蔡邕等等作品,在加上家族的熏陶,和自己的勤奋跟悟性,最终成为书圣。

一种书体的形成,往往是先滥觞于民间,再经过大天才在这个基础上创造、并发扬光大,最终定格成为圭臬,这就是书法发展史。

再说硬笔书法,其造形法度也是从毛笔书法而来,是不过工具不一样,写出的风格便有了差异。

总之临帖是书法的不二法门,因为书法到今天发展了两千多年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,留下很多精品名作,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藏。

如果你不向名作学习,非要自行创造,只能是南辕北辙,距书法之路越走越远…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邓散木临名家书法书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rtongyifu.com/post/47064.html

相关文章